查看原文
其他

聆听|党委书记刘毅讲教育报国守初心的成中医故事

新媒体中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8-22

编者按:

  6月27日,学校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大会,党委书记刘毅发表讲话,为师生讲述成中医教育报国的初心故事,引领大家守初心、担使命,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刘  毅

2019年6月27日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动员和鼓舞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矢志不忘教育报国的拳拳初心,自觉担负建设一流的光荣使命,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昂扬向上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状态、抓铁有痕的作风,为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医药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国家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都中医药大学从21亩的土地上生根,逐渐发展壮大,完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多层次的全覆盖,实现了从1个专业到 34个专业的多元化,从几十人的在校生规模跨越到2.4万人,从1个中药标本室跨越到74个实验室,从师生白手起家建房建厂建院跨越到师生安享现代化的教室校舍、博物馆、图书馆,从零点起步跨越到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60多年的飞速发展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今天,在我们为取得的成就感到幸福和自豪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历史上,有一代创业者、拓荒者挥洒的汗水,有一代又一代进取者、奋斗者付出的艰辛,我们不能忘记那些灿若星辰、熠熠生辉的名师大家,也不能忘记那些埋头苦干、默默躬耕的同道同仁。高山仰止,我们要向创立和建设成中医、创造了成中医基因、锻造了成中医精神的先贤前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你们所代表的新时代不懈奋斗的师生群体致敬!


“行百里者,应以九十为半,此即末路艰难之谓”,越接近高山之巅,道路就越加险峻陡峭;越接近辉煌的顶点,就越容易乱花迷眼、功利迷心。此时此刻,秉持最初的赤子之心并矢志不渝弥足珍贵。在不同的语境中,初心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不忘初心,就是提醒我们经常反躬自省,坚守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价值的取向,更多的时候,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你很难对自己的言行做出这样的价值判断,但是她却真实地存在于你不断地衡量、取舍和选择之间。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成中医将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手里的时候,我们如何兑现初心、担负使命呢?


第一,不忘出发的初心,坚定弘扬中医的信念

1956年3月,中央做出决定,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4所中医学院,9月招生开学。6月成立建院委员会,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没有教师,从全省抽调优秀中医师;没有教材,教师们用1个多月时间自己编写完成,都是五十上下的人了,没日没夜地查资料、写作,白天汗流浃背,晚上蚊虫围攻,一个个都累瘦了;没有标本,师生们齐上无主的坟山收集人体骨骼标本、处理尸体,苦战到深夜;没有实习的药厂,在小河边长满杂草的空地上,教职工和家属们带着自家简易的工具平整场地,搭起工棚,捡回食堂丢弃的三口铁锅,砌起了熬药的土灶,经过一年多辛勤劳动,青砖的厂房取代了简陋的工棚,建起了车间、烘房、仓库。在老四校创办几年后,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有的人动摇了,提出了“急流勇退”,但是成中医向省委和中央的表态很坚决,“绝不能因一时的困难走回头路,因为这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关系着人民的希望!”

弘扬中医永远是成中医人不变的初心!物换星移,时事变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是知难而退还是奋力一搏?是识时务知进退,还是勇于亮剑?我想,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不畏艰险,淬炼品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秉持初心,心存信念,我们定能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第二,不忘育人的初心,坚守传道授业的本分

1956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要聘任当时新都名医邹学熹为主治医师,月薪120多元(相当于当时正、副处级领导工资水平),但邹老师得知成都中医学院刚刚成立,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报考了成都中医学院。毕业后到学校函授部工作,他身体不好,拖着病体走遍了全省的各个函授点。入教20多年,无论是本科生、工农兵学生、函授生还是进修生,都一视同仁,倾力教授,而且态度公允,绝不将自己的学术观点强加于别人。1957年,郑孝昌老师由北京中直机关文化教员奉调到成都中医学院从事医古文教学。为了讲好《医古文》,郑老师花费了毕生的心血,对每一个古奥、难解的字句都反复查证推敲,每一篇章都深入分析,在他眼里,《医古文》不是支离破碎、枯燥乏味的“立此存照”,而是融会贯通、优美生动的乐章。他常说教书要注意三要:一是涉趣,二是益智,三是怡情。听他的课如同穿越时光的旅行,师生共享的思想大餐,引人入胜,可谓胸有成文,满堂生辉。1981年、1983年、1985年,他连续三次荣获成都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89年获四川省第一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立德树人永远是成中医人不变的初心。育人的过程大多需要水滴石穿的等待,需要润物无声的守护,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悉心呵护,必然花开有时。你若用心,必定能传达有思想的知识,教授有智慧的技术,弘扬有生命的文化,三尺讲台也能演绎无尽的精彩,尺米空间也能映照初心如璞。


第三,不忘为民的初心,坚持济世活人的追求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全力以赴参与抗震救灾。相继派出9 批近200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奔赴重灾区平武县平通镇,冒着随时余震和塌方的危险,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走村串户,送医送药,开展心理调适、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创造了灾区第一锅中药大锅汤等多个第一,受到灾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创办了杏林爱心学校,安置来自震中漩口中学师生近200人,帮助169名高三学生完成灾后复课和高考。以党员为骨干,全校数千名的志愿者自发投身抗震救灾:8支中医药小分队赴重灾区分发“防疫汤”和各种中成药6万多份,为受灾人员进行了8500多人次的心理调适。学校附属医院收治伤员335人,开展各类手术156台,处理伤员1万余人;第二附属医院为灾区提供了1800多人次中西医再生育医疗服务,首例地震灾后再生育试管婴儿于2009年12月18日诞生。师生员工踊跃捐款献爱心,向灾区捐款近44万元,交纳“特殊党费”29万多元。向科技部提出了“灾后药材资源恢复重建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及示范”的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3年“420”芦山地震,今年“617”长宁地震,学校和附属医院都派出医疗队伍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抗震救灾。

捍卫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永远是成中医人不变的初心。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在大灾大难面前,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要冲锋在前;见惯了病房里的生死轮回,我们依然要设身处地地去感受病患的疼痛和需求。用心即用情,既要有治病之长,还要有救苦之德,既要有舍我其谁的果敢,又要有如履薄冰的审慎,以妙手仁心造福人民健康。


第四,不忘进取初心,坚韧求真问道的执着

1973年,周总理对开始出现的针刺手术麻醉做出重要指示:“不能墙内开花墙外结果”,要组织力量来研究针刺麻醉。我校参与了全国协作组,开始组建针刺麻醉实验室,首先做针刺阵镇痛的动物模型,天天与兔子接触,由于兔子有疥疮,实验室每个人都惹上了疥疮,每天奇痒难忍,每晚都要涂上硫磺油膏。到苍溪等农村公社做相关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差,住在高山公社的招待所,床上有虱子。那时候大家生活都很艰苦,改善伙食就在打渔船上买到一点儿小鱼,到餐馆加工。经过团队不懈的努力,科研成果1978年在四川省科技大会和全国卫生科技大会上都获得大奖。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药鉴定教研组的同志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林下作营房,大雨淋衣裳;蓝天为被,大地为床;糌粑是干粮,篝火取暖防豺狼,发掘宝库肩重任,再苦也能变成糖。这首诗正是他们高山调查的真实写照。高山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人烟稀少,走一天,遇不上一户人家,经常风餐露宿,有时带的干粮完了,还得忍饥受饿:天黑找不到住地,便露宿岩洞,烧起篝火防备野兽的袭击。高山的气候变化多端,一下子还是晴空万里,烈日当头;突然一下子又是狂风大作,大雨滂沱。有的同志适应不了,头晕腹泻。蚂蝗草虱,对人的威胁也很大,被咬一口,就会长起一个硬疙瘩,长久不消。但是,教研组的同志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果充饥志更坚”,他们爬峭壁,宿岩洞,迎狂风,沐暴雨,战烈日,斗霜天,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几年来,仅姜朴、辛夷的专项调查上山就达25次,调查了省内44个县,以及甘肃、陕西、贵州三省的七个县。“踏遍青山人未老”,豪情壮志激励着成中医人不断攀登更多的高山峻岭。

求真问道永远是成中医人不变的初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科学和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传承国医国术,弘扬中医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中医人的使命。既继往圣绝学,又敢为人先,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皓首求真,潜心问道,为学科发展丰满羽翼、为学校发展增强动力、为国运强盛注入活力!



同志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和我们血脉相通,共产党人的使命永远和时代同频共振!坚守初心,才能不负使命,勇担使命,才能无愧于时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干事本领,为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努力奋斗!


往期精彩DISCOVERY


人民日报、环球日报、中国日报、共青团中央、人民网……都翻牌的成中医,你确定不来看一下吗?


《成中医版知否知否》|这首歌,记录你我之间最美的时光


柳台大道1166号永远等你回家



资料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

图文排版|陈欣怡

责任编辑|陈欣怡

校  对|杨南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